联系销售

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上海研润 | 2024-10-16 | 浏览量:249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叶继春、曾俞衡及浙江大学教授余学功团队,针对绒面上p型TOPCon钝化质量的提升开展了深入研究,并探索了其在高效叠层电池中的应用。

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是当前光伏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其具有开发面向效率大于30%的光伏组件的潜力。在众多技术中,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硅太阳能电池以其高效率、成本效益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如何研发基于TOPCon底电池的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成为光伏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高质量的双面TOPCon底电池在n型电子收集端和p型空穴收集端都需实现良好的表面钝化。然而,基于掺硼多晶硅的钝化接触结构在绒面上表现不佳,导致底电池开路电压下降,从而制约了叠层电池的效率提升。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叶继春、曾俞衡及浙江大学教授余学功团队,针对绒面上p型TOPCon钝化质量的提升开展了深入研究,并探索了其在高效叠层电池中的应用。

研究团队通过多项策略改善钝化质量,包括提高绒面氧化硅的完整性、优化硼扩散曲线以及提升氧化铝注氢质量。结果显示,常规双面对称寿命片的单面饱和电流密度与隐含开路电压分别为34.2 fA/cm²和689 mV,而优化后的p型TOPCon的相应值为12.9 fA/cm²和715 mV。同时,双绒面TOPCon底电池的开路电压也从690 mV提升至710 mV,这使得该研究所获得的TOPCon底电池的技术指标处于行业的先进水平。

进一步地,研究团队将TOPCon底电池与钙钛矿顶电池集成,制备出n-i-p型钙钛矿/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获得了超过1.9 V的开路电压和28.20%的效率(认证效率为27.3%)。这一成果突显了该体系在开发高效叠层电池及组件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ly passivated TOPCon bottom cells for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等多方支持。

该研究在TOPCon底电池及其与钙钛矿电池结合方面的进展,有望为未来高效率光伏组件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技术路径,推动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上海研润光机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再研发生产各种仪器以帮助实验室实现对材料的研究与探索,主导产品包括硬度计、试验机、金相制样、自 准直仪、工业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综合显微镜、三坐标、圆度仪、轮廓仪、影像测量仪、长 度计量仪器、进口产品等光学和材料性能检测仪器。如有相关需要,可点此咨询在线客服

热门文章

下一篇

2024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

  • 关于我们
  • 服务热线:400-8127833
  • 技术支持:021-58391850
  • 邮箱:shanghai@yr17.net